超声电导透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
2016-11-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22次粘连性肠梗阻是由腹腔内粘连导致肠道内容物的通过障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肠梗阻,其发生率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一旦发病不仅可造成肠管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改变,而且能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多主张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应用超声电导透入治疗,使非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粘连性肠梗阻由于具有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的特点,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临床上多采用西医非手术治疗,如无效则考虑行手术探查,但这种治疗的效果往往并不十分理想,复发率较高。随着对粘连性肠梗阻的研究逐渐深入,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综合治疗措施被广泛采用。
现代医学证实,大承气汤能直接增强肠管平滑肌细胞的电兴奋性,增加血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促进肠道收缩运动;增加肠血流,改善肠管血运状态,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炎症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升高有抑制作用;可直接灭活内毒素,保护肠黏膜屏障,控制肠道细菌易位,减少内毒素释放,控制肠源性脓毒症。大承气汤确实具有行气导滞、调畅气机、促进炎症水肿的消散及粘连松解、恢复胃肠道功能的作用。
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过程中,发现中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病人存在频繁呕吐或严重腹胀,胃肠道吸收障碍,使用中药不仅不能发挥药效,甚至可能加重腹胀和梗阻。一种新的给药方式即超声电导透入的出现为改变这种局面提供了可能。超声电导透入是将低频超声波、电致孔和离子导入技术综合叠加应用,在皮肤、组织和细胞膜之形成特定的人工生物通道,再通过对流转运、辐射等功能的强力驱动作用,使药物沿人工生物通道直接进入病变的器官和组织,并在局部迅速形成药物高浓度浸润区,促进药物向细胞内转运,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它可以将整个药物分子透入体内,同时保持原有药物性能,所用药源较广;可以使病变靶位组织内形成高浓度聚集区,既保证了药效,又避免了口服药物在胃肠道的降解和肝脏的“首过效应”,同时降低了血药浓度减少了对肝肾及正常组织的损害。
超声电导透入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过程中实现了定位给药,在病变局部形成药物高浓度区,增加药物的作用,改善肠道血管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松解粘连且使成角粘连得以恢复,维持肠道正常蠕动,恢复肠道功能;同时可缩短治疗时间,加快病人康复,减轻病人的负担。超声电导透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效,而且无痛、无创、使用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使用。
沈阳赛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