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9个常见问题解答
2016-11-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肠梗阻的病因是什么?恢复期如何保养?什么情况需要开刀治疗?……这些问题都会在下文得到解决。
1、肠梗阻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有过腹部手术、损伤或炎症史者多由肠粘连致梗阻;肠梗阻时应仔细腹部会阴部是否有疝的可能。新生婴儿以肠道先天性畸形为多见。2岁以内小儿肠套叠多见。蛔虫团所致的肠梗阻常发生于儿童。老年人则以结肠肿瘤及粪块堵塞为常见。通常先常规保守治疗,等待病情稳定或有条件时再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有些肠梗阻病因复杂,甚至只有通过开刀才能明确诊断。
2、肠梗阻发生后为什么要住院治疗?
肠梗阻发生后建议要住院治疗,如不正规或拖延治疗,可能较轻的肠梗阻会发展成为肠腔扩张、肠液大量积聚、继发感染、肠绞窄、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反复发作的肠粘连梗阻,有经验的病友自己通过禁食、卧床休息、排便等措施后自然好转时可不住院,但病情加重时要随时住院治疗。
3、肠梗阻发生后为什么不能吃东西?
肠梗阻后进食和饮水会增加肠梗阻近端胃肠内压、吞下气体、食物发酵产生气体,加重腹痛和腹胀,加重肠梗阻。因此,一旦肠梗阻发生,医院,首要的治疗措施是立即停止进食和饮水。当嘴巴干裂时可用潮湿的棉签或纱布湿润口唇和口腔。
4、肠梗阻发生后能不能活动?
肠梗阻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可以在床上翻身、侧卧、环腿等活动,寻找能缓解腹痛、腹胀、诱发肛门排气的体位。当腹痛腹胀稍有缓解、病情有所稳定时,可下床在室内床边活动。
5、哪些情况变化说明病情好转?
多数病员治疗1-2天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开始好转、肛门出现排气、有进食欲望、口腔不干等,说明病情好转,一般称为单纯性肠梗阻;少数腹痛虽无加重,但腹胀、肛门不排气会持续1-2周甚至更长时间,说明存在麻痹性肠梗阻;如短时间内腹痛持续并加重、出现背痛、腹胀不对称、腹部局部隆起、呕吐加重并有血性胃液、肛门排出血液粪液、出现体温上升、血压下降、血白细胞升高、低钠低钾酸中毒等,说明病情加重,出现绞窄性或闭襻性肠梗阻。
6、肠梗阻恢复期如何保养?
当腹痛腹胀缓解、肛门开始排气、开始有食欲味口、腹部平片气液平消失时,可以依次饮温开水、粥米汤、素汤、荤汤,过度到少渣半流饮食,少食多餐,食量以进食后舒服为标准,缓解期少饮豆浆、牛奶等产气较多食品。不吃刺激性、粗纤维食物。可下床活动和适度散步。可服用莫沙比利、曲米布汀和普芦卡必利等胃肠动力药、针灸、腹部按摩等治疗有利于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7、平时如何保养预防肠梗阻的发生?
体质较弱、腹部脂肪少、大便干结、有过腹腔手术史、有斜疝股疝或有过肠梗阻病史者,有可能发生肠梗阻,平时避免暴饮暴食、餐后避免剧烈运动如跳跃、奔跑等、养成良好规律的大便习惯、避免剧烈咳嗽、不要过度疲劳等,是预防肠梗阻的基础。任何诊断不明的腹痛发生后,在家先应暂时禁食,停止活动、卧床屈膝环腿、如厕大小便、肛门排气、按摩内关足三里等穴位等处理后,旭医院诊治。
8、肠梗阻能不能做胃肠镜检查?
原则上肠梗阻发作期间不做胃镜和肠镜检查。通常可先行腹部CT平扫或增强检查筛查有否明确的腹部占位病变,如怀疑十二指肠病变可行胃镜检查,如怀疑乙状结肠以下部位病变可通过清洁灌肠后做乙状结肠直肠局部的肠镜检查。一般肠梗阻缓解2-3周后可通过口服洗肠法进行全结肠的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9、什么情况下需要开刀治疗?
当腹痛腹胀加重出现绞窄性和闭襻性肠梗阻时、当明确是嵌顿性疝所致肠梗阻时,应急诊手术解除梗阻,为避免切除更多坏死的肠管,手术越快越好;腹部CT检查发现明确的占位病变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可选择手术治疗;当发病时有明显腹痛,治疗后腹痛好转,但腹胀不好转、肛门不仍不排气,保守治疗1-2周以上,病因仍不明确时,也可考虑手术治疗。明确肠梗阻的病因后决定手术治疗方法,明确是麻痹性或动力性或假性肠梗阻一般不考虑手术治疗。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
陈虎医生1,想咨询更多专业意见,请搜索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白癜风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