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套叠,爸妈能及时发现吗
2016-1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岁大的小宝哭闹个不停,妈妈焦急地向医生描述着孩子的情况:孩子好像吃坏了东西,精神差,小手时不时捂着腹部,还不时呕吐。
医生经过检查后,感觉不像是一般的肠胃炎,立即给孩子做超声检查。结果表明,小宝并不时吃坏了肚子,而是发生了肠套叠。
肠套叠是一种什么病?肠套叠是小儿科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80%的病例都在1岁以内,尤以5~9个月大最常发生,男婴比女婴多。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连同其附着的肠系膜等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除了引起套入的肠管供血障碍外,还会出现肠蠕动异常,并导致肠梗阻。在儿童中,肠套叠占肠梗阻发病原因的15%~20%。
因为婴儿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小肠末端容易嵌入大肠,导致肠套叠。
90%的肠套叠找不到确切的发病原因,称之为「特发性」。
有观察显示:肠套叠与腹泻、便秘、服用药物、上呼吸道感染、肠道过敏等都有关系。有些季节性的高发期,可能与某些病毒或腹泻的流行有关。
肠套叠的危害单纯肠套叠发生时,套入肠段会使血管受压,使静脉血和淋巴液淤积、使肠壁肿胀,导致肠套叠越来越紧,套夹时间过长则肠壁动脉也会阻塞,演变成肠坏死,继而发展成腹膜炎,危及生命。
正因如此,肠套叠是需要及时治疗的急腹症,许多父母由于不了解这方面知识,在肠套叠发生的早期没有及时发现异常,直到宝宝出现了严重的症状才来治疗。
如何早发现?肠套叠的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哭闹、呕吐和果酱样血便。
1.阵发性哭闹
主要由腹痛造成。肠套叠发生后,肠道阻塞,肠道蠕动会变的很强,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常常合并呕吐。
稍大的宝宝可表达自己肚子痛,较小宝宝一般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感受,通常出现躁动不安、阵发性啼哭,双腿屈曲、不让碰肚子。
当阵发性哭闹(疼痛)过后,宝宝显得「安静些」时,可能会表现出精神差、面色苍白或出冷汗。父母千万别以为宝宝安静了就没事,若套叠不解除,下一阵腹痛不久还会出现。
2.果酱样血便
一般阵发性腹痛出现8小时后,宝宝可解出果酱般的血便。这是因肠管套牢后,肠壁出血混着肠粘液所造成的血便,此时若再不及时送医,很容易造成肠坏死,甚至腹膜炎。
当然这些症状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例如肠胃炎、便秘等。因此,当宝宝出现阵发性哭闹及呕吐时,医院检查。
别当作「胃肠炎」来看待婴儿常见的胃肠炎也可出现呕吐,一般有发烧且症状以腹泻为主,而肠套叠一般先呕吐才出现果酱样便,较少发烧。但肠套叠也可由胃肠炎后的腹泻引起。
有经验的医生会帮宝宝检查是否有肠套叠的可能性,典型的可在下腹摸到似香肠的肿块,做肛诊时可见手套上有血液粘便。另外,CT检查也能发现肠套叠。
家长要留心观察宝宝的症状,送医后也要想是否可能是发生了肠套叠,给医生也提个醒。
及时解除肠套叠发现早
一旦怀疑是肠套叠,儿科医生会在X光透视或者超声检测下进行空气或者生理盐水灌肠,一方面作诊断,同时进行治疗。维持一定压力从肛门将空气或生理盐水缓缓的灌入大肠中,将套入的肠管推回原处。
灌肠成功复位的患儿仍需住院观察24小时,确定没问题才能出院。
需要提醒家长,发生肠套叠的患儿有2%~4%复发的可能性。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早期复位成功率为80%~90%左右,拖得越久越难复位成功,若不能复原的就必须手术。
发现晚
如果发生肠套叠已超过24小时(此时肠子可能已缺血坏死)或怀疑已有肠坏死、腹膜炎,进行灌肠有发生肠管破裂的风险,需要进行紧急手术。
术中发现若肠管还没坏死,可以将肠管由远端往近端像挤牛奶一样的挤回去,将套叠的大小肠复原。若救治及时,一般术后2~3天便可顺利出院。
若肠管已坏死,则作需要切除坏死的肠子,手术后至少要6~7天才能出院。如果坏死肠子较多,手术后可能会发生短肠综合征,影响孩子的营养和正常发育。
所以,肠套叠及时发现非常重要。对于频繁发生阵发性哭闹(尤其是出现不让碰肚子的情况)、同时有呕吐的宝宝,不仅医生要注意,家长也要想到可能发生肠套叠,及时确诊,不要耽误治疗。
还有疑惑?问题还没解决?想要更多干货?
回到主页,在对话框中回复任意、你所关心的关键词。
海量干货等着你!
参考关键词:「腹痛」「拉肚子」「哭闹」责任编辑:张菁媛
图片来源:rf.?南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