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后2448小时不排便警惕先天性

2017-6-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新生儿出生后一两天会开始排便,但由于刚脱离母体,他们的肠道以及消化道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就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若出生后两至三天迟迟没有排便,或者是肚子鼓起来,排便困难,那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有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

 ■事件:男孩患先天巨结肠6年无法正常排便

  近日,奇奇(化名)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重庆医院胃肠新生儿科进行了为期10天的生物反馈训练,终于能够成功排便。原来奇奇出生后就一直便秘,直到3岁被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做了根治手术。但由于术后排便训练不当,每天都会大便失禁,一天要换五六次裤子。

  据重庆医院胃肠新生儿外科主任李晓庆副教授介绍,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第一次胎便,而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则表现为出生后不排胎便,或胎便排空延迟,出生后两三天内出现部分甚至完全性肠梗阻症状。

  ■孩子拉不出便便需警惕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先天性肠道畸形,患先天性巨结肠的宝宝,由于结肠或直肠的某一段缺乏神经节细胞,一直处于收缩痉挛的状态,无法蠕动,上面的大便一直通不下来,导致便秘、腹胀。

  孩子出生24-48小时,一定会有墨绿色的胎便排出来,如果一点都没有排,或排得很少,还从不放屁,那么就要引起警惕了。

  先天性巨结肠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孩子因为拉不出便便,肠子越撑越粗大,肚子就胀起来;长期拉不出粑粑,孩子食欲下降,越来越消瘦、贫血,发育明显差于同龄正常孩子。

  而先天性巨结肠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巨结肠伴发的小肠结肠炎。一旦发生小肠结肠炎,孩子的全身情况恶化,出现严重腹胀、呕吐、腹泻,由于腹泻及扩大肠管内大量肠液积存,产生脱水、酸中毒、高烧、血压下降,若不及时治疗,有较高的死亡率。

  ■先天性巨结肠易和这些新生儿疾病混淆

  值得注意的是,先天性巨结肠和这些新生儿疾病容易混淆,例如:胎粪性便秘、新生儿腹膜炎、习惯性便秘、先天性肠闭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胎粪性便秘:胎粪很硬,所以一开始拉不出来,但是洗肠把胎粪排出来,后续拉得很好,那就不是巨结肠。

  新生儿腹膜炎:新生儿腹膜炎是腹膜炎导致的肠管涨,通过消炎治疗就可以缓解。

  习惯性便秘:有的孩子拉不出来其实是习惯性便秘,即测压正常、钡灌肠也没有典型改变。

先天性肠闭锁:先天性肠闭锁是回肠或结肠先天闭锁,大便无法拉出来。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主要在早产儿或患病的新生儿中发生,以腹胀、便血为主要症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消化系统极为严重的疾病。









































引起白癜风原因是什么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bianlishop.com/cgzzd/4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