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类药物,儿童谨慎使用否则会造成不可
2021-5-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儿童作为特殊人群在服用药物时要特别注意有些药虽然经过鉴定,但年龄不同的儿童服用的剂量也会不同!不同的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小孩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儿童用药时应当根据体重、年龄等因素确定剂量,选择合适的剂型,按照正确的给药途径及相应的给药间隔、给药时间、给药疗程用药。切记,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用药需要格外慎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体重、体液含量、体表面积、器官功能等生理因素存在一定差别,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要特别 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对抗病原性微生物所引发感染的利剑,但是对于儿童,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18岁以下儿童禁用。这类药物可导致关节、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氯霉素新生儿与早产儿禁用,儿童慎用。因其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肝功能衰竭等严重问题。 四环素类药物8岁以下小儿禁用,因其可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以及造成黄染并可能终生不消退,甚至还可能抑制儿童的骨骼发育。 退烧药物儿童发热是较为常见的症状,解热镇痛药也较为常用,其中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是较为安全的药物,为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然而,超剂量使用这些“安全药物”,也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使用可引起肝毒性反应,严重者可致肝衰竭。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规定对乙酰氨基酚每天用量不能超过4g,我国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每天用量不能超过2g。 阿司匹林是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但在儿童罹患流感或水痘时忌用,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 驱虫药儿童使用驱虫药时也要慎重,不可盲目乱用。哌嗪类驱虫药存在潜在神经肌肉毒性,1岁以下儿童禁用。阿苯达唑可致脑炎综合征、迟发性脑病,2岁以下儿童禁用。 抗过敏药儿童过敏反应较为多发,在使用抗过敏药物时需谨慎。2岁以下儿童使用氯雷他定的安全性尚不明确,不推荐使用。3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酮替芬。新生儿和早产儿应禁用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因其可抑制中枢神经,甚至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食欲亢进等。异丙嗪可致2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甚至死亡,2岁以下儿童禁用。 止泻药小儿腹泻是常见病症,止泻药也较为常用,但并非所有止泻药都可用于儿童。复方地芬诺酯2岁以下儿童禁用,因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极易导致小儿中毒,表现出皮肤潮红、发热、易激惹等症状。洛哌丁胺2岁以下儿童禁用,因为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低龄儿童使用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麻痹性肠梗阻、意识障碍等不良反应。 胃动力药胃肠道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儿童应慎用。多潘立酮可能造成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猝死等严重不良反应,1岁以下儿童应当慎用,尤其不能长时间、大剂量服用。儿童使用莫沙必利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应慎用。 神经系统药物此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儿童使用需慎重。18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奥氮平。15岁以下儿童禁用利培酮。6岁以下儿童禁用丙米嗪,6岁以上酌情减量使用。哌甲酯有抑制生长发育的报道,6岁以下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 镇静催眠药18岁以下儿童应慎用阿普唑仑。6岁以下儿童可减量使用利眠宁。唑吡坦由于临床研究资料不足,不应用于18岁以下的患者。15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佐匹克隆。 中药很多中药不良反应未知,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对于儿童尤甚。如雷公藤有免疫抑制作用,对性腺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儿童禁用。含有朱砂等毒性药材的化风丹,儿童也应禁用。具有激素样作用的鹿茸,可影响儿童发育,儿童禁用。滋补中药人参、蜂王浆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需慎重服用。 老百姓会把它们当作营养品,认为多多益善,但盲目使用之下,良药有时也会变成“毒药”。比如维生素D适量补充确实可以增强机体对于钙质的吸收,但过量服用则会引起儿童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烦躁、哭闹、精神不振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